3名航天员每天约需1650升氧气,执行180天任务所需氧气从何而来?

《中国日报》在2022年10月公布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务组拍摄的最新作品,展示了他们在上空俯瞰中国时的景象。如今三位航天员已经在空间站中停留了四个多月,距离任务完成顺利回归已然不远。

宇航员在空间站中拍摄的黄河入海口照片

而宇航员在轨的这些日子,人们对于他们的生活感到十分的好奇,比如宇航员如何在太空洗澡洗头、如何上厕所等等。当然其中最关键的,还是他们的呼吸问题。

据悉,3名航天员每天呼吸约需要1650升氧气,那么执行180天的任务就需要297000升氧气。这显然不是个小数字。

这么多的氧气难道都是从地面运上去的吗?

神舟十四号的三名宇航员

今天我们就来看看,空间站中的氧气究竟从何而来。

空间站的氧气从何而来?

生活在地面的人们很难察觉到氧气的存在,因为它几乎无处不在。

可是密闭的太空舱当中没有植物,无法进行光合作用,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利用,形成稳定的氧气供给环境,因此为了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着想,科学家们为制氧操碎了心。

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氧气
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说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的氧气大约是1650升,这到底是怎么估算出来的。

摄氧量就是人身体组织摄取氧气的含量,据悉,在正常条件下,一个休息的成年人每分钟呼吸的空气量大约为7、8升,一天24小时算来就总共约需要1.1万升空气。

而根据人类吸入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占比来看,吸入的空气氧含量约为21%,呼出的气体氧含量约为16%。因此成年人每次呼吸会消耗的纯氧量,约为空气的5%左右。

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氧气

这样算来,一名宇航员要在空间站正常生活至少需要约550升的纯氧。而三名宇航员,每天就需要至少约1650升的氧气。

由于神舟十三号、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,在轨工作时间都长达180天,所以就导致氧气消耗量累加起来还是非常多的。这样的话,传统航天飞机的供氧装置,就不太适用了。

一般来说空间站的氧气主要有三个来源,分别是氧气发生器、高压氧气瓶以及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。

宇航员在轨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

首先氧气发生器指的就是制氧机器,这种机器会通过电解水的方式,将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成功分离,然后再生产出氧气。

从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空间站的反馈来看,电解氧是目前公认的最具合理性的空间站氧气补给技术,而俄罗斯早在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建造的初期就已经进行了相关的验证。

电解氧装置主要包括了电解芯体、氢水/氧水静态水气分离器、蓄能水箱、循环泵、氢氧压力平衡阀等组件,各国制造的都有所差异。

美国空间站当中的电解氧装置结构

比如国际空间站上美国电解制氧装置,就采用的是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和动态水汽分离的技术方案。

至于我国的电解制氧装置研究时间,则要稍微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,真正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。

在科学家的努力之下,该装置于2006年完成了3人乘组连续供氧62天的验证试验。并且在6年之后,顺利完成在轨飞行验证。

电解氧装置的基本原理

此外,电解氧的制氧性能也非常的强大,一升水就可以电解出622升氧气左右,能够满足一名宇航员的基本氧气需求。

当然,如果180天任务所需的水全靠空运也是非常麻烦的,所以空间站上还有回收循环系统。

比如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能够通过冷凝装置进行回收,而他们的尿液则可以利用环控生保系统来回收。在这种充分回收利用的情况下,空间站里的水源可以及时得到补充,在其中形成良好的循环。

空间站当中有回收利用“废水”的设备

其次就是高压氧气瓶了。这些基本都是要通过快递不断送上空间站的,由于其安全性不够强,而且都太重了,所以空间站内只会少量进行存储,以备不时之需。

毕竟,不能让航天员在空间站中还要背着氧气瓶四处走,这未免也太糟心了。

空间站中的备用高压氧气瓶

最后就是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了,这种装置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造氧气的。国际空间站当中的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,最初被装在了星辰号的服务舱当中。

据悉,这个燃料罐当中装有粉状氯酸钠和铁粉。当铁粉遭遇600摄氏度的高温时,就会开始“燃烧”,提供热能。紧接着,其中的氯酸钠就能分解成氯化钠和氧气。

根据资料来看每千克氯酸钠和铁粉混合物通过发生器能供提供6.5人/小时的氧气,俄罗斯也曾使用这一方法制造氧气。

国际空间站中还装有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

由此可见,空间站的氧气来源是很充足的,不需要我们担心。并且为了实现长期载人飞行,科学家早已开始研发再生生保的关键技术。

中国空间站再生生保关键技术研究

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,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,我国就开始展开再生生保概念的研究,为此建立了整套系统,其中包括了多项关键技术和装置。

简单来说,就是让空间站内形成一个小型“循环生态圈”,实现一定的自给自足。

空间站再生生保关键系统的构成

除了咱们上文当中提到的电解制氧技术以外,还有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技术、微量有害气体去除技术、空间站水处理技术等等。

以二氧化碳去除技术为例,它的存在极为关键。因为航天员在舱内不仅需要充足的氧气,还要确保其环境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正常。

毕竟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在密闭的舱室当中不断增加,人就会出现诸多不适症状。

空间站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不行

我国的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技术采用的是分子筛吸附技术方案,主要通过吸附和解吸两条回路,来实现二氧化碳的不间断去除,将舱内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标准水平之下。

此外科学家还开发出了空间站尿液的专门处理技术,主要采用了蒸气压缩的蒸馏技术。

相信随着我国宇航员的在轨时间不断延长,相关技术还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和验证。

科学家发明的尿液处理装置

值得一提的是,空间站只能算是咱们探索宇宙的基础,如今之所以要这样完善空间站再生生保技术,主要就是为了未来登陆月球或者火星做准备。

毕竟当人类在那里建立起基地之后,驻扎的时间将会更长,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更高效地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为未来的火星基地做准备

地外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

既然人类的终极目标是移民外星,那么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利用,以满足人们的需求。而这里所说的转化主要对象依旧是氧气。

由于各类技术涉及的化学反应不一样,所以在原料需求、转化效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,比如热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只能帮人们得到水,无法直接获得氧气。在这种情况下,还需要独立的电解水装置辅助。

不同二氧化碳还原技术的验证结果

此外,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不仅能制造出氧气,还能帮助人们获得甲酸、乙烯和甲烷有机分子等,这些物质作为燃料或者生物转化原料都是相当不错的!

郑重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(admin#loooy.com)删除。
(0)
上一篇 2022年11月6日 06:23
下一篇 2022年11月6日 06:24

相关推荐

  • 分享微商寻找货源的7种方法(微商寻找货源的方法有哪些)

    微商目前已经发展到2000多万了,很多宝妈、白领上班一族兼职微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。但是很多新手在做微商的时候,在选择产品的时候,很困难,第一怕产品卖不出去,第二个不知道目前市面…

    2022年10月19日
  • 多肉品种(多肉品种分类)

  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多肉品种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多肉品种分类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 多肉植物有哪些种类? 多肉植物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种…

    2022年11月17日
  • “顺其自然”再捐106万元 24年累计捐款1469万元

    央广网宁波11月25日消息(记者 俞烨)25日上午,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挂号信。白色的信封上,署名“顺自”,落款地址是不存在的百丈路1号。打开信封,里面是一叠厚厚的汇款收…

    2022年11月26日
  • 女子电梯内被猥亵,2人被拘!

    83警营 聚焦基层工作生活! 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,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 强力推荐:高级执法考试复习资料重磅来…

    2022年12月7日
  • 噩耗!又一激光技术专家逝世

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月珠同志于2022年12月25日凌晨在哈尔滨因病逝世,享年80岁。 王月珠同志,女,汉族,1942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,1967年毕业于…

    2022年12月29日
  • 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新天地园区揭牌

    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通讯员 连燕纯 记者 刘盾)近日,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新天地园区正式揭牌开园。广州市政府原副市长王东,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晓丹,越秀区副区长肖逢…

    2023年4月8日
  • 捷豹路虎陷困境:燃油车骨折价仍卖不好,首款纯电叫板特斯拉却曝停产出局

    编者按: 中国豪华车市场,正上演“零和游戏”。在特斯拉,以及蔚来、理想等“电动新贵”的冲击下,处于第一梯队的BBA,销量增速放缓,甚至出现下滑;此消彼长之下,二线豪华品牌压力更大,…

    2023年3月31日
  • 火源成就:只有忏悔者才能…… 怎么做

    这个成就单个人无法完成,需要6人以上一起做。 详解步骤: 360问答在场地边缘集合,分两拨人,左右各3人。设置台上的烈焰德鲁伊为焦点,以便观察其技能跪拜火焰。 在烈焰换员派圆先还协…

    2023年3月4日
  • 孕妇在酒店突发高烧 女经理紧急帮送医陪护到半夜

    孕妇在酒店突发高烧 女经理紧急帮送医陪护到半夜 原创2022-12-21 17:28·海报新闻 12月8日晚,怀孕五个多月的郭女士在酒店突然高烧,精神恍惚。“本来我下班准备要走了,…

    2022年12月24日
  • 上海一公园日本雕塑群园方回应来了,断章取义 没有核实调查就炒作

    近日,有一位网友发现,在上海的一个公园里,有很多以日本为主题的人像雕塑,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。 据了解,这些雕塑,有站着的,有坐着的,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,蓝色、红色、黑色、彩色等,有…

    2022年9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