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数字化课题 – 数字化的内涵(四)

书接上文。

从经典理论上看,技术转型即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总投入成本,并增加业务弹性,从而保证企业在VUCA(不确定)时代成为一个有弹性的弹簧,可以一定范围内,自由伸缩。

数字化的内涵同样如此:通过数字化工具和手段,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,并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机会,因此,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,而是在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业务价值的创造和变现。

根据前几个文章的观点,我尝试总结一下数字化议题中,常见的几个问题

  • 全局与局部的问题:一般企业数字化的基础不足,加之IT在信息化过程中,更多担负方案“被动”审核、项目管理和运维的工作,在长期建设的过程中,由于IT架构的弹性逐步消失,导致IT在企业创新领域的声音不断减小,因此出现“全局优化”和“局部优化”的问题,也是“内源不足,求之于外”的焦虑表现。从这几篇文章的阐述,自我认知,大而全的整体建设不是数字化的核心,反而,小而深的手术刀式的手术更加符合数字化的方向,基于以下几个理由:

  • 价值判断问题 – 越大的项目,价值越难估量,且风险往往不可控。
  • 人才建设问题 – 业务价值需要(复合型)人才去发掘,这个也需要时间去发现或培养,很难将涵盖全域的人才统一在一个目标或项目中进行管理。
  • 技术验证问题 – 新技术的机会与风险并存,技术有成熟期,技术的内部验证(POC)是降低技术风险的有效手段。
  • 资源准备问题 – 资源(资本)的投入是有限的。

  • 系统优化与业务优化的问题:“先有鸡,还是先有蛋”的问题,很多情况是业务端凑合着能用,懒得改,所以没痛点。相反,IT比较烦,每天要帮业务查问题,零零碎碎的系统问题要解决,ITBP的精力耗在系统运维,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讲,IT反而比较痛。但,数字化的核心目标不是解决IT的问题,而是让通过IT的手段,让企业拥抱“万物互联”的增长红利。
  • 高管对数字化未来的担忧:比如有位企业采购高管问:“我们的系统不好用,好多信息缺失的,我聘请咨询公司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问题,最好有些数字化规划和落地的案例……”。这是普遍的问题,谈理想与实际落地的落差,很多企业切身感受过了,喜忧参半。有些时候,企业的转型注定是孤独的,有几种模式:

  • 跟随(性价比高):行业领先企业不断互联互通,打通全链路堵点。作为行业内非核心企业,如汽车行业的Tier N,跟随策略最保险,且通过行业整体数字化能力的抬升,企业从中可以看到远期价值。注意!不是模仿同行,而是跟紧客户。
  • 聚焦(优势策略):全面了解企业自身优势,让优势变成行业的品牌和优势凸点,如“康师傅=牛肉面”,让企业获客能力和公允价值提升,也是可见的远期价值。
  • 积累(价值创造):对于行业头部企业,新技术、新能力的建设,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本来就是目标。所以,行业数字化需秉持“雪中送碳”的价值判断,进行“锦上添花”的操作布局,从政策环境、技术环境、行业壁垒、竞争态势方面,寻求发展价值凸点,进行积极的资源整合 —— 视野全球化、资源平台化和业务共享化。
郑重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(admin#loooy.com)删除。
(0)
上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21:15
下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21:16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