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死结

君主专制下的封建社会,是中国历史中相当重要的阶段,自秦朝一统天下开始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先后争斗数千年,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,乃是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当然,历代王朝都是有盛有衰,“朱由检”乃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

朱由检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位亲王,只可惜上一位皇帝驾崩之时没有留下子嗣,朱由检带着大明的血脉延续继承了江山,在位之初就发愤图强,力求实现大明中兴,只可惜生不逢时,明朝的风雨飘摇并非他一人所能逆转。

当时的许多政策都偏离了初衷,尤其是其在铲除后金政权的时候,不但没有消灭这支女真族人,还导致其攻入中原,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此次被朱由检任用的将领就是袁崇焕,这件事也反映出两人之间不可挽回的死结。

一、袁崇焕之生平

1.乱世中发奋的袁崇焕

袁崇焕于1584年出生于广东地区,虽说身处农村,但是其家庭条件还不错,父亲经常外出做生意,所以当时的袁崇焕一家算是明末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,袁崇焕的童年时期过的相对安稳,有条件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。

父亲也很尊重袁崇焕的喜好,他好习武,父亲就为他创造条件,此外,他自己也有着长远的眼光和追求,当时乃是明朝后期,由于魏忠贤等宦官弄权,朝廷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,看到这一点的袁崇焕希望自己像当年的大宋岳飞将军一样精忠报国。

在学习武艺之余,袁崇焕还发奋读书,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,并且在后续参加科举考试,在起初参加的乡试和省试之中全都高中,兴奋的袁崇焕马不停蹄地上京参加进士科的考试,但是命运终究是出现了意外。

第一次进士科考试之中,袁崇焕名落孙山,连续通过两次筛选的袁崇焕自然不肯放弃,三年一次的进士科考试,他接连参加了四次,只可惜四次都没能考中,此时的袁崇焕已经是心生退意,好在其父亲深明大义,鼓励袁崇焕不要放弃。

在父亲的支持之下,袁崇焕终于是重拾信心,并且在下一次的进士科考试中一举拿下,金榜题名。

2. 辗转入朝与临危受命

最初的时候,袁崇焕被派遣到福建地区担任县令,新到任的他很快就认识到,明朝的腐败不仅仅是存在于中央,甚至已经蔓延到了地方上,但是袁崇焕坚决不肯与之同流合污,在任期间整顿当地官僚,管理运营民生,积极解决冤案。

很快该县就恢复了以往正常的秩序,新到任的袁崇焕也是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,三年之后,他奉皇帝命令,进京述职并且接受提升官位的考核。

在等待召见期间,朝廷之中再次出现了状况,大明在和后金军队的战争之中再次被重创,明朝军队溃不成军,只能被迫撤退到长城附近依托地形进行被动防守,当时负责指挥战争的将领先后被革职,新派遣的将迫于后金军队强大完全不是对手。

要知道,如果山海关被攻破,那么万里中原大地即将无险可守,朝廷将陷入危机,当时正在等待任命的袁崇焕见状便毛遂自荐,申请只身前往山海关,带兵抗敌,甚至在任命没下来之前,已经多次身骑白马前去视察。

但当时的袁崇焕只是一个来京述职的七品县令,朝臣之中对袁崇焕的请求大都是不屑一顾的,只有少数人支持他,原本皇帝也不准备派他前去,只不过当时的朝廷一时无人可用,只能冒险派他去当监军。

3.大获全胜后官至三品

袁崇焕很快就来到了交战地区,他明白要想取胜,就必须团结我方军民,所以他除了鼓励军士之外,还主张联合当地的人民,官员和一众大学士,甚至还作为使臣,去交好周边的少数民族,一段时间之后,明朝军队的状况明显好转。

这件事情很快传回京城,当时的皇帝对袁崇焕很是满意,直接将其提升为军队的副统领,军权的获得让袁崇焕第一次在军队中有了话语权,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努尔哈赤带兵十三万犯境,当时的总统领竟然下令全体撤离,让出山海关。

这个提议遭到袁崇焕的坚决反对,如此撤退丧失的不仅是山海关这一据点,还会丧失许多重要据点和领土,所以主张坚守,由于早期袁崇焕树立的威信,最终多数军民选择支持袁崇焕的决定。

最终双方在长期对峙中起了战争,期间后金统领努尔哈赤暴毙,大明在袁崇焕的带领下获得了首次胜利,班师回朝之后也是被任命为三品高官。

二、袁崇焕与崇祯皇帝的交集

1. 继位与矛盾初显

袁崇焕在山海关地区大破后金引起了朝廷的重视,被授予了更多的兵权,此时的后金因为领导人的暴毙和山海关的失利开始全线撤退,袁崇焕趁此一边稳固国防,一边率兵追击,取得了不少战争的胜利,当然,频繁的立功也引起了朝中之人的不满。

当时朝廷之中大权被“魏忠贤”独揽,他对于袁崇焕这种人的崛起很是不满,在朝中经常针对和加害,袁崇焕最终无奈选择辞官回家,原本其政治生涯将会就此结束,但此时熹宗病故,其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。

为了稳固朝政,朱由检除掉了魏忠贤等朝廷宦官,受到牵连的袁崇焕也是被重新启用,但就是这次启用,导致了两人之间矛盾开始出现。

当时袁崇焕入朝之后,向崇祯皇帝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战略观点,崇祯皇帝在听了之后非常满意,说道:“女真族对我国的骚扰大约已经有十年时间了,期间不少疆土为他们所占据,如今有你这样心怀大略之人,我很满意。”

当时袁崇焕在听了这话之后,竟然对皇帝说道:“我感激陛下的知遇之恩,若是您给我足够的权力,五年之内,即可收复辽东。”当时崇祯皇帝见他有此气魄,直接开始讨论收复辽东之后封赏的事情。

袁崇焕却说:“方才之言只是为了皇上开心。”

崇祯皇帝在听到这话之后已经对袁崇焕不满了,这种妄言军机大事的行为让崇祯皇帝开始怀疑袁崇焕这个人,并且下令大臣朝廷之中应当保证严肃,但就在整顿之后不久,俩人的矛盾又一次加深。

2. 误引兵入城,矛盾加深

迫于当时皇帝的态度,袁崇焕不得不将自己当时的“玩笑话”付诸行动,面对当时的河西军务,袁崇焕在守卫方面和部下产生了冲突,袁崇焕主张诱敌深入之后一举歼灭,而副统领认为应当直接抗敌,避免其入内。

结果在安排的时候出现了差错,放敌深入之后,袁崇焕的军队并没有能挡住敌人的后军,引敌深入变成了引狼入室,直接将战火蔓延到了北京城下,此时的崇祯皇帝勃然大怒,越发的认为袁崇焕是“徒有其表”,没有真才实学。

而后愤怒的招其来见,然而袁崇焕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入朝见皇帝的时候只是大肆夸张敌军的势力,对自己军队的失误是只字不提,这让皇帝和他的矛盾进一步加深,甚至还之间建议皇帝派人前去谈判。

3. 无法解开的死结

当然崇祯皇帝原本是不愿意如此做的,但是大兵压境,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办法,最终双方在商议之下皇太极退兵,谁知此时的袁崇焕说了一句话:后金之人要来做皇帝了,已经算好某天登基了。无论是不是在开玩笑,总之这句话传到了皇帝耳中。

此时的崇祯皇帝确信袁崇焕已经投靠了后金,否则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,俩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死局,当时崇祯皇帝坚信自己的猜测,所以没有打草惊蛇,而是在京城完成布防之后召袁崇焕入朝,到达之后瞬间翻脸。

朝拜完毕之后崇祯皇帝就下令将袁崇焕拿下,脱去官服之后直接押到了锦衣卫审讯,当时袁崇焕的手下纷纷求情,其中不乏一些朝中大臣,但是崇祯皇帝却毫不手软。

他认为袁崇焕从一开始就是在忽悠自己,什么五年之内拿下辽东都是骗自己的权宜之计,为了就是拿到兵权,甚至怀疑自己继位之前袁崇焕的战功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,总之两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,最终以袁崇焕被处死而告终。

三、总结

袁崇焕与崇祯皇帝之所以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,完全是袁崇焕从一开始就没能给皇帝以准确定位,新皇登基刚刚入京就给皇帝画大饼,甚至引兵入城之后还出言不逊,种种作为最终导致双方矛盾成了无法解开的死结。

郑重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(admin#loooy.com)删除。
(0)
上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21:14
下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21:16

相关推荐